阅读历史 |

第357章 沟通贷款事宜(1 / 2)

加入书签

两人随即商议决定,明天去找信用社的人商谈。

次日,郑帅便领着咸山信用社通羊分社的社长来到办公室。

“您是赵社长吧?”宋江问道。

“对,我是通羊分社社长赵子光,您是宋书记吧?”赵子光轻声问道。

“嗯,这位是镇长李长林。”宋江介绍道。

“赵社长好!”李长林上前与赵子光握手。

咸山信用社通羊分社是县级企业,它不归地方政府管理,而是由财政局出资,接受国资办的双重管理。

“哈哈,赵社长,我们这是初次见面,你们企业得多多支持镇上的发展啊!”宋江热情地说。

赵子光回答道:“支持地方发展是我们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,书记,有什么事您尽管吩咐!”

宋江问:“赵社长,你觉得通羊怎么样?”

虽然他与企业人员打交道的经验不多,但前世在国企的经历让他深知,这些商人都是追逐利益的,没有好处的事情他们绝不会做。即使是县里的企业,也不会单纯为了镇上的发展而拼命向前冲,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能获得多少利益。

赵子光呵呵一笑,说道:“宋书记、李镇长,最近我也听说了镇上的一些动作,全镇上下都充满了勇立潮头的氛围,一片繁忙。但发展需要资金,要让村民拿钱出来搞生产简直比登天还难。想象虽然美好,但现实是残酷的。”

对于赵子光的直言不讳,李长林回应道:“赵社长,你的看法有些片面了。你怎么知道村民不愿意拿钱出来发展呢?如果他们发展起来了,对你们也有好处啊。不能只看到现在的困难,要想想未来发展起来后,你们还怕赚不到钱吗?”

赵子光只是微微一笑,他可不会被李长林的三言两语所激怒。发展起来固然好,但要是失败了,损失可就大了。他并不看好农村的发展。

宋江说道:“赵社长,雪中送炭永远比雪上加霜好。在低谷时给予帮助,将来会回报你一片广阔的天空。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,你怎么知道以后不会发展起来呢?而且我们不只是说说而已,我们是真真切切地在行动!”

“呃……宋书记,企业只注重利益,没有利益的事情我们是不会投资的!”

宋江也不愿再与他啰嗦,直接问道:“赵社长,农民贷款是否有政策?”

涉及专业问题,赵子光不敢懈怠,回答道:“宋书记、李镇长,贷款需要担保人,根据工作性质确定贷款额度,最高5万。企业贷款额度可能会高一些,利息每年2%。”

“村民可以贷款吗?”李长林发问。

“有担保人即可,而且担保人要有正式工作!”赵子光回答。

“有抵押贷款吗?”宋江追问。

“呃……我们信用社目前没有抵押贷款,银行有,但要求较高,不仅要抵押房产或其他等价物品,还要担保人!”赵子光说道。

宋江说:“就不能通融通融吗?”

赵子光面露难色,说道:“宋书记、李镇长,我们有规定,不能随意放宽条件,否则后果我承担不起!”

尽管他思维超前,但还是要按规矩办事。违反原则的事不能干,出了问题谁来负责?

一场谈话并未取得太多成果,但宋江还是向赵子光表示了感谢。他知道,以后可能还需要赵子光的帮忙,所以必须维持好关系。

2月2日,宋江带着李长林前往县里。他们带着两条烟和一个信封,找到了县就业局局长黄明华。

县上的领导干部,李长林比宋江熟悉一些。他跟着李长林推开了黄明华的办公室门。

看到李长林进来,黄明华热情地起身相迎,微笑着说道:“老李,你怎么有时间来我这儿啊?”

李长林没有接他的话,介绍道:“这是我们通羊的宋书记!”

“宋书记,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,我早就听说过你了!”

“黄局长,客气了,今天真是来打扰你了!”

“哈哈,欢迎来打扰。”黄明华邀请两人坐在会客区,亲自为他们泡茶。

“老李,上次你送来的‘特产’,还真别说,味道非常好啊!”黄明华一边泡茶,一边说道。

李长林笑着说:“哈哈,那可是滋阴补阳的好东西,以后再给你弄点,让你重振雄风!”

“哈哈……”

办公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,关系的确需要走动,不走动谁会认识你呢?就像这次过年送特产,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?既能拉近关系,又能帮忙宣传打广告。

“老黄,这次我们有事相求!”李长林开门见山地道。

“呵呵,老李,咱们别客气,只要就业局能帮上忙的,你尽管吩咐!”

宋江把用报纸包裹的东西推到黄明华眼前,说道:“黄局长,这是一点小心意!”

黄明华看了一眼宋江,客气地询问:“宋书记,您有什么话直说,别客气。我和李长林的关系不用说,能帮忙的,我一定不会推辞!”

“黄局,是这样的,主要是贷款的事情……”宋江说完后,李长林又把前因后果详细说了一遍,让黄明华有个更直观的了解。

黄明华问道:“有多少户?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